股票代码:65187

最新:188.83

涨跌额:

中文

成飞、商飞、西航发商发、608所、航材院等13家单位代表均已确认出席2022航空计量测试与检验检测高峰论坛!

时间: 2024-02-18 18:05:47 |   作者; 开云体育网页版官方网站

  原标题:成飞、商飞、西飞、航发商发、608所、航材院等13家单位代表均已确认出席2022航空计量测试与检验检测高峰论坛!

  郭广平,博士,研究员。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不伤害原有设备的检测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无损害检验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工作领域包括航空材料与结构的无损害地进行检测、航空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与表征等,围绕航空用精密复杂铸件、复合材料制件等对象,在超声C扫描、激光散斑、红外热像、工业CT、中子照相等无损害检验测试技术方面均有较深入研究工作。机械工业出版社《无损害检验测试手册》(第二版,2012)副主编,《无损检测》、《材料工程》和《实验力学》等杂志编委。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得集团及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

  1982年7月本科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制造专业,获学士学位。1982年8月份进入西安飞机制造公司工作,历任车间工艺员、转包生产项目经理、型架分厂技术厂长、技术装备总厂总工程师、西飞公司副总工艺师。1999年,被评聘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93年4月至1996年3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工业外贸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2003年9月至2008年8月,在上海航空特种车辆有限责任公司任总工程师、总工艺师。

  2008年9月至今,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工作,历任工装部部长、型号总工艺师、公司副总工程师兼ARJ21型号总工艺师。

  具有40多年的飞机制造事业生涯,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飞机整机制造经验,其中具有军机制造20年的经验,民机制造20年的经验,对飞机制造已达到心领神会、融会贯通的境界,成为国内不可多得的知名的飞机制造方面的专家。

  2006年西北工业大学与柏林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毕业,专业研究方向为飞行器控制工程和系统工程,其后进入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后工作站,主要研究方向是综合技术与控制工程;2013年进入民用飞机模拟飞行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是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2018年任职上海飞机设计研究科技发展部部长,现担任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试验验证中心主任。

  杨国荣,男,汉族,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西飞民机运营及制造总监,MA700型号总制造师,1963年6月生。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工学博士学位,航空工业集团特级专家,专业领域为飞机制造工程、数字化制造技术。

  参加工信部13.5航空装备技术发展规划(工业技术组);组织的“大型运输机研制集成网络协同管控创新实践”获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公司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大型飞机数字化结构总装配技术探讨研究”项目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某型飞机总装脉动生产线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空客A319机翼总装型架设计与制造的技术探讨研究”项目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检验测试部不伤害原有设备的检测高级技术师,研究员,航空工业集团质量工程技术专家

  杨扬,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无损害地进行检测技术高级工程师师,研究员,航空工业集团质量工程技术专家,中国航空材料工程分会委员,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委员,全国无损害地进行检测综合技术标准委员会委员,航空/航发无损检测工作员资格鉴定委员会委员,不伤害原有设备的检测RT/CT/DR3级,主编/参编多项国标、行标及集团标准。

  周辉华,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质量部党支部书记兼副部长,自然科学研究员。现主要承担计量和理化检测管理工作。

  金炜,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84年毕业于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现南昌航空大学)电子仪器及测试技术专业。现任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理化计量中心主任工程师,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计量检测技术探讨研究、实验室合格评定认证以及计量技术管理工作。

  先后主持开展国防科工局计量科研课题“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温度传感器及温度测控系统在线校准技术”等项目研究工作;参与工信部民机科研课题“民用航空发动机台架推力测量校准技术探讨研究”等项目研究工作。曾获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科技奖。先后发表《专用检测系统校准技术探讨研究》等论文10余篇。

  现任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技术评审员、CMA国家级评审员、中国航空学会计量技术分会委员、国家航空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评审组成员等。

  魏振伟,博士,高级工程师。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主要是做材料与结构的失效分析、材料与结构的服役损伤和寿命预测、材料微观物理表征和评价等方面研究工作。参与多项航空等级事故处理,负责处理航空、航天等各领域失效分析任务近500项,并多次担任故障技术归零评审组组长。负责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国防“973”专题、“两机”专项、航发集团创新基金、科工局军用关键材料攻关项目等1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

  马毅,现为中国航空学会计量专业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主动跟踪计量技术前沿,积极探索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为航空科技发展和解决航空武器装备研制中的测试技术问题,发挥计量测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

  宁宁,硕士、研究员,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损伤检验测试与结构维修技术研究室主任。

  航空工业无损检测与失效分析专业一级专家,中国无损检测学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飞机结构在役、原位损伤检验测试、监测技术探讨研究二十多年,主持多个型号飞机强度验证试验无损检测工作、重大科研项目两项,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取得授权专利十余件,建立CSTM标准3件,集团标准多项。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三次。

  周维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年本科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精密仪器系,2000年于合肥工业大学精密仪器系获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2003年在美国Wisconsin- Milwaukee大学做博士后,2003年-2004年在美国Oakland 大学做博士后,2001年-2004年担任美国Automated Precision Inc.(Maryland,USA)公司高级研究员。主持完成50余项课题研究,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发表论文近200篇,申请专利50余项,编写教材1部,起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和规范4部。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集成电路光学检测技术与装备、飞秒激光测量技术、大尺寸几何量计量测试技术、先进制造激光在线测量等。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发明特等奖、一等奖,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担任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总体组专家、科技部制造基础与关件部件专项总体组专家、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重点专项总体组专家,装备发展部强基工程指南编写组专家、国防科工局军工高端制造装备领域技术支撑专家组成员,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计量仪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谱仪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Optical Engineering》等十余份国外期刊审稿人,多次在国际会议做特邀报告,担任国际会议分会场主席。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材料疲劳与断裂实验室主任、材料失效分析中心主任。1988-1995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学士与硕士学位,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0-2001获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研究员;2001-2003获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2003年获德国马普金属所访问学者,2004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200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主要是做材料力学性能评价、强韧化机制、疲劳损伤与寿命预测、断裂机制与强度理论研究与构件失效分析工作。

  李国龙,航空工业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质量部副部长兼计量校准实验室副主任

  汪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教授、博导、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长期从事数字化制造与测量分析方向的研究。2010年至2013年,在美国硅谷徕卡测量系统公司担任研发部长;2013年收到哈佛大学数学系丘成桐先生邀请,赴哈佛大学研究访问。先后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在相关领域共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105篇(第一或通讯作者72篇),SCI论文引用150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5项,美国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5项。受邀担任ASME会刊JCISE (SCI检索) 副主编。近五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JW科技委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基础研究项目10余项;主持航空工业成飞、西飞、昌飞,中国商飞、航天二院、五院、六院等科技攻关项目共20余项。目前成果已应用于X-X新型战机、运-20大型运输机、歼-20战斗机、直-20武装直升机、C919大型客机等国家重大型号工程,为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快速研制与批产提供了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支撑。

  展台赞助、圆桌赞助、演讲赞助、晚宴赞助、茶歇赞助、资料袋赞助、胸牌绳赞助、礼品赞助、视频赞助…